六、总结
实地探访新加坡共和国的这五天,收获颇丰,亲身感受了这个城市国家的风土人情,并难以避免的与我工作与生活超过十年的城市深圳作对比,开篇的对比数据就变成了切身的感受,仓廪实而知礼节,发达的经济只是为文明提供了肥沃的土地,而在此之上,新加坡城区的每条街道、每个标识、每块告示、每个公共厕所,它们高度协调的规范与普遍的卫生整洁,无不透露着这个城市的管理机制所达到的高度成熟的水平。市民的生活是由在城市里接触到的每个细节构成的,我是深圳的“老”市民了,同样是在所属地区以发达、开放和文明著称的城市,我5天的实地感受是,新加坡的文明与规范程度是系统性的高于深圳。
这样的对比并不是要否定深圳的发展成就,深圳依然是在中国大陆地区综合发展水平名列前茅的城市,我很喜欢深圳这座城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比我去过的其他大部分内地城市都具备更普遍、合理的现代化公共设施,例如深圳公园普遍都配有通风、采光都良好且比较卫生的洗手间,也普遍配有直饮水设施,只是与新加坡相比,同样是主城区,深圳“穿帮”的地方比较多一些。
如果把两个城市比作两个由多个木板拼装起来的装水木桶,两个木桶的最高处差不多,但新加坡这个木桶的木板全都比较高,而深圳的木桶有很多个木板比较短,如果同时往两个木桶里慢慢的注水,那么深圳的木桶的水就从比较矮的木板缺口流失了,导致深圳木桶能装的水就比较少,这些决定了最高水位的木板就是所谓的短板。
新加坡当然也并不完美,也有不按规定做的“垃圾虫”,但为什么同样是高度城市化的社会,同样每天那么多人生活消费产生的垃圾,为什么新加坡的城市卫生水平能明显比深圳高很多。
一座城市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非常重要,但如何带领、帮助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口去建设一个更适合民众安居乐业、实现自我、广受尊重的社会,也在不断考验着这座上千万人口的城市的决策者的胸怀与魄力。
作为深圳的一名普通市民,期待深圳市的管理者虚心研究新加坡的社会治理,见贤思齐、扬长补短,让深圳人的生活更加美好。
这是我第一次游历新加坡的见闻和感想,时间有限,有很多值得去的地点还没去,因此,未来应该还会再去新加坡的。